背部:
大椎、肩中 (第7颈椎棘突下)
陶道、大 杼、肩外 (第1胸椎棘突下)
风 门、 附分 (第2胸椎棘突下)
身柱、肺 俞、魄户 (第3胸椎棘突下)
厥阴俞、膏肓、天宗 (第4胸椎棘突下)
神道、心 俞、神堂 (第5胸椎棘突下)
灵台、督 俞、譩譆 (第6胸椎棘突下)
至阳、膈 俞、膈关 (第7胸椎棘突下,平双肩胛骨下角)
筋缩、肝 俞、魂门 (第9胸椎棘突下)
中枢、胆 俞、阳纲 (第10胸椎棘突下)
脊中、脾 俞、意舍 (第11胸椎棘突下)
胃 俞、胃 仓 (第12胸椎棘突下)
悬枢、三焦俞、肓门 (第1腰椎棘突下)
命门、肾 俞、志室 (第2腰椎棘突下)
气海俞 (第3腰椎棘突下)
阳关、大肠俞 (第4腰椎棘突下)
关元俞 (第5腰椎棘突下)
上髎、小肠俞 (第1骶孔)
次髎、膀胱俞、胞肓 (第2骶孔)
中髎、中膂俞 (第3骶孔)
下髎、白环俞、秩边 (第4骶孔)
胸腹部:
云门、 气户、俞府 (锁骨下缘)
中府、 库房、彧中、华盖(第1肋间隙)
周荣、 屋翳、神藏、紫宫(第2肋间隙)
胸乡、 膺窗、灵墟、玉堂(第3肋间隙)
渊腋、辄筋、天溪、天池、乳中、神封、膻中(第4肋间隙)
食窦、乳根、步廊、中庭 (第5肋间隙)
期门 (第6肋间隙)
日月 (第7肋间隙)
鸠尾 (肚脐上7寸)
不容、幽门、巨阙 (肚脐上6寸)
承满、通谷、上脘 (肚脐上5寸)
梁门、阴都、中脘 (肚脐上4寸)
腹哀、关门、石关、建里 (肚脐上3寸)
太乙、商曲、下脘 (肚脐上2寸)
滑肉、 水分 (肚脐上1寸)
带脉、大横、天枢、肓俞、神阙 (肚脐)
外陵、中注、阴交 (肚脐下1寸)
大巨、四满、石门(肚脐下2寸)
五枢、 水道、气穴、关元(肚脐下3寸)
府舍、 归来、大赫、中极(肚脐下4寸)
气冲、横骨、曲骨 (肚脐下5寸)
头部:
神庭、眉冲、曲差、临泣、本神、头维(前发际上0.5寸)
上星、 五处 (前发际上1寸)
承光、正营 (前发际上2.5寸)
通天、承灵 (前发际上4寸)
脑户、 玉枕、脑空 (后发际上2.5寸)
风府、 风池 (后发际上1寸)
杂项:
天窗、扶突、人迎(平喉头)
命门、肾俞、志室(后)和带脉、大横、天枢、肓俞、神阙(前)
声明:我不是医生,此文仅为学习探讨,不构成任何人求医的指南和依据。身体有恙,请看医生并遵医嘱。服药请务必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本声明适用于本网站的所有言论。
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夏氏静坐法 – 只用效果来说话